![]()
讓墻詩
張英
千里捎書為一墻, 讓他三尺又何妨?
萬里長城今猶在, 不見當年秦始皇。
【賞析】
桐城縣志記載:康熙年間,文華殿大學士、禮部尚書張英在京做官。禮部尚書張英,世居桐城,其府第與吳宅為鄰,中有一屬張家隙地,向來作過往通道,后吳氏建房子想越界占用,吳氏想占用兩家之間的公共隙地建房,勢必影響了張英家人的正常出行,張家不服,雙方發生糾紛,告到縣衙,因兩家都是顯貴望族,縣官左右為難,遲遲不能判決。
張英家人見有理難爭,便寄書京城,告訴張英之此事。張英閱罷,在家書上批詩四句:“千里捎書為一墻,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奔抑械玫綇堄⒓幕氐男?,毫不遲疑地讓出三尺地基,吳家見狀,覺得張家有權有勢,卻不仗勢欺人,深受感動,于是也效仿張家向后退讓三尺。便形成了一條六尺寬的巷道,名謂“六尺巷”。兩家禮讓的行為被傳為美談。
編輯 ? 阿棟
來源 ?古詩詞網?
相關資訊
屢失南鄰春事約,只今容有未開花
可獨終身數相見,子孫長作隔墻人
雖然在城市,還得似樵漁
廣東文網 · 給生活予文化和精神
請長按關注
![]()
版權聲明
本媒體編輯自網絡之內容,僅為傳播更多資訊目的,不對其準確性、真實性負責,文章觀點亦不代表本媒體;內容版權屬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