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希望陜西丹鳳公眾號能成為眾多丹鳳及在外地思鄉游子發布文學作品的平臺,這些才華橫溢的文學愛好者,或因這因那的原因,尚埋沒在丹鳳的繁雜塵世、鄉野田埂間,期待我們進一步發掘,使他們璀璨的人生洗去浮沉,贏得屬于他們的榮耀!
似乎從高中時代走出丹鳳開始,我就經常會在同學中自豪地說起家鄉,在地域上為秦頭楚尾,而精神上也頗有人杰地靈之自覺。
而真正的秦頭楚尾實際上就是丹鳳的武關。
盡管很長時間一直魂牽夢縈,想去看看武關,但最終卻因為種種原因而擱置下來。商山四皓墓可去轉轉,也卻總覺不出其所有的獨特,幾座碩大的墳塋,一溜頗得書法精髓的碑文確也曾讓人駐足許久,但卻總覺得少了許多讓人回想的東西。帶去的孩子則更是覺得無趣了,一邊就馬上嚷嚷著離開了。倒是幾枝端的神韻十足的綠叢紅花也卻長得生機盎然,與冷索稀疏的墓堆對比鮮明。
偶然的機會去同事家,終于可以一睹武關真容,我的心里頗有些期待,往日所看到的圖片上大大的武關兩個字一下子涌上心頭,而少習山更像一面墻壁一樣橫亙在我的眼眸中。大學時代的大散關更是頗讓人覺得馬上有了一些比較。
然而,車終于停下來的時候,我被眼前的景象驚住了。你盡可以去想象曾經的叱咤風云,曾經的驚濤駭浪,曾經的懸崖峭壁,曾經的萬夫莫開,現如今全然沒有了往日的氣勢,水泥尚未干透的城垛顯得太過小氣,而過去的據說是城墻的土垛卻也只剩下不到幾平米的土堆,只在前面還可以看見去年才修建的一個刻了文字的巨大石碑,頂端是兩個并不怎么大的“武關”二字,下面有武關遺址維護重修的序文,左邊有一座小屋,門緊鎖著,邊上有一塊石頭,刻有武關八景,詩云:
余光返照寨塬山,石橋古渡幾千年。
龍潭古寺迎水立,白崖(巖)仙跡入云端。
筆山鹿鳴聲悠遠,玉泉串珠洞中天。
硯水魚躍龍門開,莽(蟒)嶺神芝享人間。
倒也可見當年風尚,如今惟余小路盤旋,山環水繞,鳥聲唧唧,河水嗚咽,:“遠別秦城萬里游,亂山高下出商州。關門不鎖寒溪水,一夜潺湲送客愁?!弊鳛楸毁H之人,不知道毛老先生何以竟會想到李涉的這首詩歌,有了這樣的機緣巧合。其他幾個人家的墻壁上則有四首詠誦武關的詩歌,分別是:
楚國君臣草莽間,吳王戈甲未東還。
包胥不動咸陽哭,爭得秦兵出武關。(李涉《詠史》)
橫空絕磴曉青蒼,楚水秦山古戰場。
我亦湘中舊詞客,忍聽父老說懷王。(譚嗣同《武關》)
行塵漠漠起西風,來往征軒似轉蓬。
駐馬幾多愁思苦,亂蟬衰柳武關中。(寇準《秋日武關道中》)
往來同路不同時,前后相思兩不知。
行過關門三四里,榴花不見見君詩。(白居易《武關南見元九題山石榴花見寄》)
從中可以看出武關在史上的重要性,冷兵器時代的武關可是出盡了風頭,尤其處在秦楚交接的地方,更是兵家必爭之地,歷代文人經此總會忍不住發幾句嘆息,除此四詩人外,韓愈、元稹、杜牧、岑參、李商隱、溫純、何景明等,都有詩詞歌賦流行于世。
史料記載:武關,春秋時稱“少習關”,為“三秦要塞”,“秦楚咽喉”。清代顧祖禹《讀史方輿記要》卷五十四中說:“扼秦楚之交,據山川之險。道南陽而東方動,入藍田而關右危。武關巨防,一舉而輕重分焉?!薄独m修商志》載陳潛室日“自古入關有三道……一自東南而入武關為間道”。清人顧棟高詩:“武關一掌閉秦中,襄鄖江淮路不通?!弊源呵锸?歷來武關均設防守。為兵家必爭。武關舊有城垣,北倚巖崖,南臨絕澗,河水環東、西、南三面,城址橫出河心。城東有四道嶺,特別是吊橋嶺高且陡峭,“上山一道,不容并騎”,為武關屏蔽。故史稱其為“關中東南門戶嗟不誤也”,且有“秦關百二”(以二敵百)之譽。迄今尚有古“秦楚分界墻”一段,約300多米。上下烽火臺亦存。武關西有牧虎關,東有富水關,南有白陽關、竹林關、荊紫關、漫川關,北有鐵鎖關、雞頭關,關關相望,可相依設防。劉邦、黃巢、李自成、,均出入于武關。
從一位抱孩子漫步于此的老人口中得知,。此處原有明城墻,城址呈長方形,東西1000米、南北500米,夯土板筑,原高8米、厚3.4米。東、西、南各有一門,為磚石包砌券洞,上有城樓。各門均有楷書陰刻石額,西門為“三秦要塞”;東門外額為“武關”,內額為“古少習關”。,至現在就只剩下幾個土堆而已。讓人唏噓不已??h文物管理委員會成立后,1986~1987年陸續將所失三塊題額征回。城內歷代衙署,現已無存。1980年商洛地區文物普查時,在武關城址發現篆刻“武侯”、“千秋萬歲”等瓦當及篆書“武”字板瓦。1956年,武關小學在西墻附近取土時,發現類似西安龍首村出土之五角形漢代陶質下水道管。此后,歷年多次出土銅鼎、銅鈁、銅劍、銅矢及大量陶器和碎片。1988年,商洛地區在文物普查時,又于武關發現漢代陶窯三處,漢墓一座。凡此,均可作為戰國及漢代在武關置關設衙之物證。
唐代杜牧曾作《題武關》:“碧溪留我武關東,一笑懷王跡自窮。鄭袖嬌嬈酣似醉,屈原憔悴去如蓬。山墻谷塹依然在,弱吐強吞盡已空。今日圣神家四海,戍旗長卷夕陽中?!闭Z中頗有對楚國的哀挽與喟嘆,但那句“弱吐強吞盡已空”也似乎可為現在的武關現狀做注。而唐代的另一位詩人吳融更在《武關》一詩中寫道:“時來時去若循環,雙闔平云謾鎖山。只道地教秦設險,不知天與漢為關。貪生莫作千年計,到了都成一夢閑。爭得便如巖下水,從他興廢自潺潺?!备H有見地,他也許也會想到今天的武關竟也真的沒有千年前的算計,也只成了許多曾對這里有過執著夢想的人的一縷心病了。
偌大的山巒,仍然未能阻擋得了人們追求的步伐,只有城下的水聲滔滔,仍在懷著千年的夢想,默默流淌。
聯系:陜西省丹鳳中學 劉力(726200)
QQ:403261280
免責聲明
文章來源于網絡或原作者,我們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并不對文章觀點負責。版權屬于原作者,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贊是一種鼓勵 | 分享傳遞快樂
陜西丹鳳最大的本地生活信息綜合服務平臺
訂閱與聯系
? 本頁標題下方,猛戳“陜西丹鳳”迅速訂閱(推薦)
? 搜號碼:“danfengluntan” 或搜公眾號“陜西丹鳳”
? QQ:2755318016(搜索添加好友)
? 分享朋友圈:點擊右上角,分享給小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