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痛中心是對急性胸痛為主的急危重癥患者提供的快速診療通道,旨在實現早期診斷、正確分流,縮短救治時間并改善預后。作為創新型的醫療急救模式,胸痛中心建設在歐美等國家已非常成熟,但在中國尚處于起步階段。
?
為進一步提升我國胸痛相關疾病的醫療救治能力、促進和規范我國胸痛中心建設,近日,國家衛計委辦公廳印發《胸痛中心建設與管理指導原則(試行)的通知》,要求各地市級衛生行政部門高度重視胸痛相關疾病的救治工作,并鼓勵滿足建設條件的二、三級醫院建設胸痛中心。
?
鑒別診斷胸痛患者 心肌標志物檢測不可或缺
?“胸痛”是急診科或心內科常見的就診癥狀,涉及多個器官系統,與之相關的致命性疾病包括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ACS)、肺栓塞、主動脈夾層和張力性氣胸等,快速、準確地鑒別診斷心源性和非心源性胸痛是急診處理的難點和重點 。其中,ACS高居致命性胸痛病因首位,其包括急性心肌梗死(AMI)及不穩定型心絞痛(UA)。AMI屬于由心臟供血血流急性阻塞導致的急性事件,會導致心肌細胞逐漸壞死,其延遲診斷將導致患者的死亡率大大增加,因此,對AMI的快速鑒別尤為重要。然而,研究顯示,AMI患者的心電圖并非一貫具有診斷效力 ,單獨使用心電圖可能造成漏診。
?
?“我們需要借助血清標志物進風險評估,快速鑒別出高、中、低?;颊?,并采取不同的治療策略?!眲⒔淌谥赋觯骸靶募〖♀}蛋白(cTn)是心肌組織損傷時可在血液中檢測到的特異性高和敏感性佳的標志物,是診斷AMI以及對心血管疾病進行危險分層的重要臨床指標。cTnI和cTnT都具有良好的心肌特異性?!备鶕?span lang="EN-US">2014年美國心臟協會(AHA)/美國心臟病學會(ACC)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脈綜合癥(NSTE-ACS)管理指南,推薦cTn初檢及復檢用于所有疑似ACS患者的診斷及預后評估,其推薦等級高于心電圖。
?
胸痛中心規范化建設POCT設備必不可少
根據衛計委2015年發布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醫療救治技術方案》,醫務人員到達 現場進行首次醫療接觸需在10分鐘內完成首份心電圖,20分鐘內得到cTnT/cTnI檢測結果。劉教授補充道:“首次醫療接觸能夠幫助快速鑒別患者是高危還是低危,減少急診室留觀時間,這對于后續治療非常關鍵。高?;颊邞苯愚D運至有導管室的醫院,避免重復轉運或二次入院?!?span lang="EN-US">
?
《胸痛中心建設與管理指導原則(試行)》明確指出,胸痛中心急診科必須能夠開展24小時cTn床旁快速檢測?!吨袊赝粗行恼J證評分細則(第五版)》也要求急診科應具床旁快速檢測cTn的設備,確保抽血后20分鐘獲取檢測結果。
?
作為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診斷的首選標志物,萬孚的心肌肌鈣蛋白I定量檢測試劑具有取樣簡單、檢測時間短、準確性高等優點。并且儀器小巧便攜,可在救護車等移動性場所方便使用,滿足院前急救、胸痛中心和社區醫療的需求。系統能夠在15分鐘內得到cTnI檢測結果,飛測系統還能夠將cTnI檢測結果上載至HIS/Lis系統,方便醫生查詢結果、檢驗科檢查質控。通過飛測解決方案有助院前數據管理工作的進行,可實現胸痛中心醫聯體內質控及數據管理。
萬孚心臟標志物定量檢測系列為疑似AMI患者的管理提供了全面的解決方案,為臨床及時篩查、快速分診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以上所有檢測項目均適用于飛測平臺
?
(來源:檢驗視界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