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 id="vhtpr"><code id="vhtpr"></code></tr>

    <ins id="vhtpr"></ins>
      <output id="vhtpr"><nobr id="vhtpr"></nobr></output><output id="vhtpr"></output>

      <menuitem id="vhtpr"></menuitem>

      <tr id="vhtpr"></tr>
        <tr id="vhtpr"><nobr id="vhtpr"><delect id="vhtpr"></delect></nobr></tr>
        <kbd id="vhtpr"><video id="vhtpr"></video></kbd>
      1. 北京物流信息聯盟

        《了凡四訓》—— 獻給勇于改變命運的人

        2022-08-21 08:58:10

        《了凡四訓》電影完整版



        《了凡四訓》這本書是明朝袁了凡先生為教育子孫后代所寫的四篇家訓,文理俱暢,豁人心目。并且以他自己改造命運的經驗來“現身說法”:在早期驗證了命數的準確性,到后來進一步通曉了命數的由來,說明了人們完全可以掌握和改造自己的命運、自求多福的人生道理。




        《了凡四訓》白話版


        一、命運的創立

          我在童年時代就死了父親,因此,我的母親叫我放棄求取功名的學業,去學習醫學,學成后可以維持生活,還可以濟世利人。母親還說:能學成一種技術,就能在社會上得到一定的地位。這是你父親生前很久就有的心愿??!

          后來有一天,我在慈云寺遇著一位老人,相貌非凡,留著長須,瀟灑出塵。我恭敬地向他作禮。他對我說:你是官場中人,明年就要中秀才了,為什么不讀書呢?我把我的情況告訴了他,并問他姓什么,是哪里人。他回答我說:我姓孔,云南人,得到宋朝易學大師邵康節的《皇極數》正傳。這數應該傳授給你。于是我引他回家,把這詳情告訴了母親。母親說:你要好好招待他。這位老人用《皇極數》為我推算,對我過去的遭遇,就是連很小的事,也都推算出來了。

          這就激發了我讀書的志愿。于是就和表兄沈稱商量。他說:有位郁海谷先生在沈友夫家開辦私墊,我送你去寄學是很方便的。這樣,我就去私墊讀書,拜郁為師。

          孔先生給我推算:縣考童生第十四名,府考第七十一名,提學考第九名。等到第二年去考試,三處的名次完全相符??紫壬俳o我卜終身吉兇,說某年考第幾名,某年當廩生,某年當貢生,貢后某年當選為四川的縣令,在任三年半就應該告退回鄉,在五十三歲八月十四己丑時,壽終在家里,可惜沒有兒子。我把他的話,詳細地記錄下來。

          從此以后,凡遇著考試,名次先后,都不出孔先生所算定的。最奇怪的是算我食廩米九十一石五斗當出貢(當貢生,貢生是明、清兩朝由府、州、縣學推薦到京師國子監學習的人)??墒鞘趁椎搅似呤嗍臅r候,屠宗師就批準我補貢生。補了貢生,是廩生已經出了缺,把米折為現金發了,所以廩米就停了。我有些懷疑,認為這數不準了。后來不久,就被代行職權的楊公所駁斥,不準我補貢生,于是又食廩米了。直至丁卯年,殷秋溟宗師看到我場里的備卷,嘆息著說:這五篇論文就是五奏議??!怎么可使學識淵博的讀書人終老在寒窗之下呢?他就吩咐縣官寫申請的公文,批準補貢。這時廩米又停發了。我把所有領到的廩米加起來,正好是九十一石五斗??!

          我因此更加相信人生的一切遭遇,都是由命注定的。而思想也就很安定,不作妄想追求名利了(當然,作者后來明白了并不是全注定的)。



          出貢(當貢生)以后,到了北京,留京一年,一天到晚總是靜坐,并不看書,己巳年南歸,進南京國子監(國立大學)。在進校以前,我先去訪問在棲霞山的云谷禪師,和他對坐三晝夜。

          禪師問我:凡夫所以不得成為圣人,只因為妄想纏繞,你坐了三天,不見你起了一個妄想,這是怎么一回事呢?

          我答道:我被孔先生算定,榮辱死生都有定數,即使要妄想,也是沒有用處的。禪師笑著說:我以為你是豪杰,原來是個凡夫哩。

          我問他:這是什么意思?

          他說:人們不能達到無心的境界,就要被定數所束縛。那里會沒有數呢?但是普通平凡的人是有數的。大善的人,數就拘不了他;大惡的人,數也是拘他不定的。你二十年來被他算定,不曾轉動一毫,豈不是凡夫嗎?

          我就問他:那么,這個數能逃得了嗎?

          他說:詩書里所說的,命是我們自己所造作的,福報也是我們自己求取得來的,確是很明顯的教訓。我們的經典里說:求功名的就得功名,求富貴的就是富貴,求男女就得男女。求長壽的就得長壽。要知道,妄語乃是釋迦佛的大戒,諸佛和菩薩是不會拿虛妄的假話來欺騙人的。

          我再問他:孟子說過:求則得之。這是一切都可以由我求得的。但我以為道德和仁義是可以努力去求取的,那功名富貴,怎么能夠求得來呢?

          禪師說:孟子的話沒有錯,是你自己錯解了。你不知道,六祖說過:一切的福田離不開自己的心,能從自己的心田去找它,是沒有得不到感通的。要知道,求不求在于自己,如果專誠去求,不但能得到道德和仁義,還可以得到功名和富貴呢。內外雙得,那才算是有益的求。倘使不得認真地遵循正道去求,也就是說,不從心地上去求,不從積善去惡上去求,而徒然費盡精力向外追逐名利,那雖求之有道,不違犯法律道德,但所得的還是你業命中本來有的。若是由于不顧一切,過分貪求,不合道理的事去做了,那就把心里本有的德性也失掉了,豈不是內外雙失嗎?所以是徒勞無益的。

          禪師又問:孔公算你終身怎么樣?我照實告訴了他。

          他說:你自己考慮應該登科第嗎?應該有兒子嗎?

          我考慮了很久,回答道:

          我想,我是都不應該得的。因為科第中人大抵都是有福相的。我生來福薄,又不能積功累德以培植增福;而且不耐厭煩,不能容納別人,有時還顯出自己的才智以凌蓋別人;率意行事,輕易發言。像這樣的作風都是薄福之相,怎么配得上得科第功名呢?污穢的地土里,容易滋長生物;而清澈的泉水里,往往沒有魚類。而我卻是有好潔之癖的。這是不應有子的第一點。

          和氣能生長萬物,可是我卻很容易發怒。這是我不應有子的第二點。

          和愛是生生不息的根本,殘忍是不繁育的種因。我又愛惜自己的名節,不能舍己以救人。這是我不應有子的第三點。

          多言耗氣,而我喜發議論,信口開河,這是我不應有子的第四點。

          喜歡喝酒,損傷精神,這是我不應有子的第五點。

          通宵長坐,不知道保養元氣,這是我不應有子的第六點。

          僅就這幾點,我是不應該有兒子的了。其他的過惡還多著呢,不能一一都舉出來了。

          禪師說:不但是科第功名的問題??!世界上凡是享受千金財產的人,那他一定是個千金的人物;享有百金財產的人,他一定是個百金的人物;應該餓死的,那他一定是個餓死的人物。天不過因他的操行厚薄,所作的善惡業輕重,而給他以應得的果報,何曾在應得份上,另外加上一毫的用意呢?

          現在你既然知道自己過去的缺點,就應該把向來不合登科第,不合有子的作風,盡情改刷。

          一定要積德!一定要寬恕人家原諒人家!一定要和愛!一定要愛惜精神!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以后種種,譬如今日生。這是義理再生之身??!

          商朝的賢君太甲說過: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紫壬隳悴坏强频?,不生兒子,乃是自己前世所作的業報,這是天作之孽,是可以違反它、改造它的。你只要盡力去作善事,多積陰德,這是自己所作之福,哪里自己會得不到享受呢?《易經》說: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你能相信嗎?

          聽了他的一番議論,我拜謝他,接受了他的教導。就把往日之罪,在佛前盡情發露懺悔,寫了一篇疏文,先求登科,誓行三千件善事以贖罪。



          云谷禪師取出一本《功過格》給我,教我把所做的事,逐日登記起來,善則記數,惡就退除。還教我持誦《準提咒》,以期必驗,他還說:

          符家有句話,不會寫符,被鬼神笑。其實寫符也沒有什么秘訣,只是不動念就是了。執筆寫符,先把雜念放下,在念頭不動的時候,寫下一點,叫做混沌開基,由此一筆揮成,更無思慮。這樣寫成的符也就靈了。凡祈禱立命,創立新的命運,都要從無思無慮處去感格。修身以等待之,那才是積德祈禱的正規行法。

          說到修,所有身口意的過惡,都應當把它除去。說到等待,是靜候時機的自然成熟,不存一毫的非分僥幸,一毫的期待思想。如有預期或將迎的心,都應當斬盡殺絕。到這地位,直造無念無求,先天之境,即此便是真實的學問。你不能做到無心的功夫,只要能持誦《準提咒》,不必計較,勿令間斷(念佛也有同樣功效)?!Ψ虺值眉兪?,于持中不持,不持中持,到了念頭空寂不動,那就靈驗了。

          我的號原叫學海,從這一天起就改號了凡。因明了立命的道理,不愿再落凡夫的窠臼了。

          從此以后,一天到晚,心地都在約束著自己,一切心念行就和以前不同了。從前只是悠悠地放任,到此自有戰兢惕勵的景象。雖在暗室陋屋處,也恐怕得罪天地神鬼。遇到別人憎恨我,或是毀謗我,自能安然容受了。

          到了次年禮部考科舉,孔先生預算的應該得第三,忽然考中第一。他的話就不應驗了。

          而秋闈考試就中了舉人。但是我檢討自身,還是有許多的錯誤;或見善而行之不勇,或救人而心猶豫不決,或身勉強為善而口有過言,或醒時能操持而醉后便放逸。以過折功,日常虛度。從己巳歲開始發愿直至已卯歲,經過十余年,這三千善行才算完成。

          完成以后,就發起求子的愿,也許愿行三千善事。辛巳歲生了兒子天啟。我每次行善事,就用筆記上。你(天啟)的母不能寫,每做一件善事,就用鵝毛管印一個朱圈在日歷本上面?;虿际┴毴?,或買放生命,所做種種善事,有時一天多到十幾圈。到了癸末年八月,三千之數已經圓滿。

          九月十三日,再發求中進士的愿,許行善事一萬條。丙戌年登第,授寶砥縣令。我備空格一冊,名叫《治心篇》,放在案上,所行善惡事,就是微小的也把它登記起來,夜里在庭前擺了一張桌子,焚香告天。你母見到我所做的善事不多,就皺著眉頭說:以前我在家里幫助做善事,所以三千之數得以完成?,F在許下了一萬善,可是衙門里無事可做,到什么時候才能完成呢?

          夜間就做了一個夢,夢見一個神人。我告訴他善事難以完成的緣故。神人說:只減糧一節,一萬善事都已經圓滿了。事情是這樣的:原來寶砥的田,每畝應納糧二分三厘七毫,我把它減至一分四厘七毫,使人民減輕了負擔。雖然神人這樣告訴我,但我自己的心里還有此疑惑。恰遇幻余禪師從五臺山來,我便把這夢告訴他,并問這個夢可以相信嗎?

          禪師說:只要發心真切,那么,一件事就可以抵得上一萬件的善事,何況全縣減糧,萬民受惠呢?我就捐出俸銀,請他在五臺山齋僧一萬人,代為回向。

          孔公算我五十三歲要死,我雖不曾祈禱求壽,這一年居然無恙。今年我已六十九歲。

          《商書》說:天道難信,因為命在變異,是不肯定的?!吨軙芬舱f:天命無常,修德為要。這不是古人欺人的話。

          我因此相信所有幸福都是自己可以求得的。這句話,是圣賢的名言。若是說,禍福是天所掌握,是天所注定的。這就是世俗淺識人的言論了。

          你(天啟,了凡先生的兒子)的命運前途,現在還不知道是怎樣的,但不論如何:

          即使命里應該榮耀顯達的,也要常作冷落寂莫想;即使時運亨通順利的,也要常作指意逆境想;即使眼前衣食豐足的,也要常作貧窮想;即使別人對我敬愛的,也要常作謙和不驕傲想;即使門第高名望重的,也要常作卑下低微想;即使學問很優良的,也要常作淺陋想。從遠一點來說,要發揚祖先的遺德,近一點來說,要彌補父母的過失,對上要報答國家的恩惠,對下要創造家庭的幸福,對外要救濟別人的急難,對內要約束克制自己的私心雜念。天天要檢查自己的不是,要改過自新。倘使一天沒有認識到自己的缺點和錯誤。那就是一天安于自是;一天無過可改,就是一天沒有進步。

          天下聰明俊秀的人不少,他們為什么德不加修,業不加廣?只是因為因循二字耽誤了一生。云谷禪師所傳授的立命學說,乃是很精、很深、很真禪的道理,務必熟讀而努力去實行,不得貽誤了自己!

          

        二、錯誤的改正

          春秋時代有些官員們見到別人的說話和動作,就能憑著自己的推測,來評論這個人未來的禍福遭遇,往往很準確。這從《左傳》、《戰國策》這些書里可以看得到。

          大抵吉兇的預兆雖萌芽在心里,而發現常在于四體。行為敦厚的往往得福,過于刻薄的往往遭禍。

          但世俗一般人們的眼里多被妄念遮障。他們說,人生的禍福是沒有一定的,是測度不準的。要知道、當幸??煲絹?,只須觀察他的善行就可預知;災禍將要來臨,觀察他所作的不善事,也就可以預卜的。

          現在,我們想要得福而遠禍,暫且不論行善,先須決心改過。

          但是改過第一要發羞恥心。應思從前的圣賢們,他們為什么百世可師,而我為什么一身瓦裂?這是因為我耽染著塵勞情欲,在私下做了壞事,還認為別人不知道,傲然沒有一點慚愧之心。這樣下去,必將淪墮于禽獸,而自己還不知道哩。世間可羞可恥的事是沒有比這更大的了!孟子說,恥的問題,對于人們是最重要的了。因為知恥則勇于改過;德業日新,成為圣賢;無恥則肆意妄行,人格消失,成為禽獸。所以改過是得福遠禍的最切要的一著。

          第二要發畏懼心。天地在上,鬼神難欺。我的過惡雖在隱微之間,但是天地鬼神已經看見了、知道了。重則降之百殃,輕則損失后福。我怎么可以不懼怕呢?不僅是這樣,任憑我們居住在什么地方,別人總是看得很清楚的。我雖遮蓋得很密,偽裝得像樣,但是肺肝早已露出,到底難以隱瞞,一經被人看破,我的人格真是不值一文了,怎么能不懔然懼怕呢?

          不過,只要我們留有一口氣,還活著,滔天的罪惡還是可以懺悔改過的。從前有人一生作惡,到了臨死的時候,方才悔悟,發了一念善心,就得到安詳地善終。這是一念猛厲,足以洗滌百年之惡。譬如千年黑暗的幽谷里,拿燈來一照。那千年的黑暗,立刻就消除了。所以過錯不論久近,只是以改為貴。但是世間的一切事物,都是無常的,我們這個身體是容易死亡的,等到一口氣不來,再要想改過,就無從悔改了,將永遠沉淪在惡道里了。豈不可怕呢?

          第三要發勇猛心。人們多是因循退縮,得過且過,不肯發心改過。我們必須奮發振作,不用躊躇、企惑,不煩等待拖延。小的過失,比如芒刺在身,要很快的把它拔除。大的惡行,要像毒蛇咬住了手指,急速把手指斬除,以免蛇毒人心。這是絲毫緩慢不得的!《周易》卦上說:風雷益;就是說,雷厲風行,直接痛快地去干,是容易得到效益的。

          如能具備以上這三種心,那末,有過的能立即改掉了。譬如春天的冰遇到了太陽,是沒有不消溶了的。實踐改過的工夫,有從事上改的,有從理上改的,更有從起心動念處除凈的。工夫既然不同,效用也就有別。

          什么是從事上改的呢?例如前日殺生,今日戒殺了;前日怒罵別人,今日不發脾氣了,這就是事上而改的。但是強制于外,是會感到很困難的;而且病根還在,東滅西生,這不是究竟的好辦法。

          什么是從理上改的呢?善于改過的人,是在事件還沒有發生以前,就先明白了它道理。

          例如,過失在于殺生,自己就想:一切的動物都愛自己生命的,把它活活地殺死,往自己嘴里送,將我的享受建筑在它的痛苦上,能忍心嗎?這樣一想,我的心就會感到不安,而且它被殺,當遇到屠割的時候,痛苦澈骨人髓;至于我為了貪一時的口福,珍膏羅列,食過即空,蔬食菜囊盡可充腹,何必殺害它的生命,減損自己的福報呢?再進一步想,有血氣的動物都有靈知,都有佛性,和我是一樣的。我雖不能愛之養之,但怎能日日殺割生命,使它們仇我恨我于無窮呢?想到這里,就會對食傷心,不能下咽了。

          又如以前,自已是容易惱怒的,就應該想;人們有不到之處,在情理上是應該加以寬恕的。我們不能自以為是而鄙視了所不及的地方,天下沒有自以為是的豪杰,也沒有怨恨別人的學問,凡是我所行不通的,都是自己的德行沒有修,不能感動他人,這是我自己要加以反省的。如果有人蠻不講理的來干犯我,那是他的事,于我又有什么干涉。那末,毀謗的發生,都是磨練于我,玉成于我,我將歡然受賜。能夠這樣想,那還有什么忿怒可發呢?(注:此行不可太過,因為縱容別人不利于他改過也是害他)。

          應知聽到毀謗而不忿怒的,雖遇到讒焰薰天,也如拿火炬燒虛空,結果必自息。若是聞謗而怒,雖竭盡巧思之分辨,反如春蠶作繭,自取束縛,更增煩惱。所以忿怒不但無益,而且還有害。

          其他種種過惡,都應該依理分析。其實,一切過惡都是愚囊的行徑,自害的作法,道理明白了,自然不會發生了。

          什么叫做從心而改呢?一切過失都是根源于心,是心所造的。我的心不妄動,過失又從哪里發生呢?



          從事修養的人,對于好色、好名、好利、好怒,這些過失,不必逐類尋求,但當專注起心動念處,使正念時時現前,邪念自然污染不上了,正如太陽當空,妖魔鬼怪就由潛伏而歸于消滅,這是精密純一的真傳。既然過由心造,還須從心上去改,象斬毒樹,必須斷其根株,何必一條又一條地伐它的樹枝,一片又一片地摘它的樹葉呢?

          大抵最好的辦法是治心。不合理的念頭,才一動起,立即發覺,一覺就立即予以消滅,倘使這樣做不到,就要反復明理來消滅它?;蛟S還是克制不了,那就要用懸崖勒馬的工夫,臨事強行克制,堅決地禁止不犯。切實而論,凈心、明理、臨事禁戒三功并施,是改過的要訣。

          但是決心要改過,明則要靠良朋提醒,幽則還須諸佛加被。一心懺悔,晝夜不敢懈怠,經過一七日、或二七日、以至一月、二月、三月必有效驗。見效時,或者感覺心神情曠,或者覺得智慧開朗,或者冗忙的時候而觸念皆通,或遇怨仇的人而能回嗔作喜,或夢吐黑物,或夢往圣先賢提攜接引,或夢飛步太虛,或夢幛幡寶蓋,種種吉祥的事。這些現象都是過消罪滅的實證。但是不得執此自高,自滿自足,而不更求進步。

          從前藜伯玉二十歲的時候,已經能自覺前日所做的不是,而把它都改掉了,到了二十一歲,才知道自己以前所改的,還沒有完全改盡,乃至二十二歲,回顧二十一歲,還象在夢中糊涂過日,錯誤不少。這樣,他年復一年,年年都改過,到了五十一歲的時候,還認為四十九年來所做的不對。

          古人對改過作為一種學問,就是這樣認真去做的。

          我們都是凡夫,過惡像刺猬身上的刺一樣,堆積得滿身都是的??墒腔厮纪?,往往不見得自己是有過失的,或是心粗而眼障的緣故。但是過惡深重的人,也是有征兆的;或者感到心神昏塞;轉頭即忘;或無事而心常煩惱;或是看見正派的人而自己有些不好意思,有些沮喪的情緒;或是聽到正經的話反而不生歡喜;或夜夢顛倒,甚至妄言妄動。這都是過去惡業障重的反映。倘使有一件像這樣的情形,那就要自己奮發,舍舊圖新,不可自誤!

          

        三、善業的積累

          《易經》說: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從前有一個姓顏的人,打算把女兒嫁給孔子的父親叔梁紇(gē),而稱道他的祖宗積德,預料他的后人,必定會有出類拔萃的人物。后來事實證明,正是如此,因知《易經》所說確是至理名言。

          現在再列舉往事來證明:

          楊少師(楊榮),是福建建寧人,他的家庭是以擺渡為生。有一次,久雨之后,溪里的水泛漲起來。洪水沖毀百姓的房屋。淹死的人順流而下。其他搖船的人,都乘這機會撈取財物,只有少師的曾祖和祖父接連救人,不去撈取一件財物,大家都嘲笑他們是笨蛋。乃至生了少師的父親以后,家里的經濟情況逐漸寬裕起來。后來生了少師,少師于二十歲就登科,官職做到三公,子孫貴盛,到現在還有許多賢德的后裔。

          寧波楊自懲,早年充當縣里的官吏,他存心誠厚,守法公平。那時的一個縣令辦事很嚴厲,有一回懲罰一個囚犯,把他打得血流滿面??墒悄强h令余怒還是不息。自懲耐心勸解,使他平息怒氣,不要鞭打囚犯;自懲家里很窮,別人送他的物品,一概都不接受,遇著犯人缺乏糧食,經常設法替他們解決。有一天來了新的犯人數名,餓著沒有吃,可是他自己家里又剛巧缺存糧,如果給囚犯吃了,一家人就沒有吃,要挨餓了。但眼看囚犯們都餓得很可憐,自懲就和妻子商量。妻子問他:囚犯從哪里來的?自懲說:他們從杭州來,一路上忍著饑餓,臉色都餓得發青了!妻子聽了也很同情,因此,取了自己待炊的米,拿來煮粥給囚犯們吃。后來楊自懲生了兩個兒子,長子名叫守陳,次子名叫守址,做到了南京吏部侍郎(副部長之職)。長孫做了刑部侍郎,次孫做了四川的按察使。他們又都是當朝的名臣。

          從前英宗正統年間,鄧茂七在福建率眾作亂,百姓跟從他的很多,朝廷起用鄞(yín)縣張都憲(名楷)南征,用計謀擒賊,委派布政司謝都事,搜殺東路賊黨。謝找到賊黨的名冊,,秘密發給他們小白旗,約定官兵來到的一天,把白旗插在門口。他嚴戒官兵不可亂殺,因此保全了萬人的性命。后來謝的兒子謝遷中了狀元,做到宰相。孫子謝丕中了探花。

          馮琢庵太史的父親是一名秀才,有一天,隆冬嚴寒,他早起到學校里,看見一人倒臥在雪中,撫摸那人的身體,已經是半僵了。他就把自己身上所穿的綿裘脫下來,給這人穿上,還扶著送到他的家,救活了他。太史的父親夜間做了一個夢,有神人告訴他:你救人一命,出于至誠心,我遣韓琦做你的兒子。等到生了琢庵,取名叫琦。

          臺州應尚書(部長職位),壯年時代在山里讀書,夜間鬼聲嘯集,使人驚慌。但他并不懼怕。有一夜聽到鬼在那里說話:某婦人因丈夫出門久客不歸,公婆逼她嫁人,明天夜里要吊死在這里,她可以替代我了。應尚書聽了以后,偷偷地把自己的田賣了,得銀四兩,偽造了她丈夫的信,寄銀還家。她公婆見到了信,懷疑筆跡不同,但又想起信可以假造,銀子是不可能假造的,想必兒子還活著。因此,就不強迫媳婦嫁人了。不久那婦人的丈夫果然回家,夫妻團聚。應尚書又聽到鬼在說話:我應該得替身,可是這個秀才破壞了我的好事。又聽另一鬼說:你為什么不禍祟他?那鬼回答說道:這人心好,不久就要做陰德尚書了,我怎能降禍于他呢?應公因此更加努力做善事。凡是遇到饑荒的年頭,就捐出谷來救濟窮人,遇到親友們有急需的,就設法給他們解決;遇上非理侵犯他的事,他總是逆來順受,不去和別人計較。后來,應公的子孫登科的,至今還很多呢!

          常熟徐鳳竹,名拭,他的父親家產本來是殷富的。有一次,遇到荒年,他自己就首先放棄應收的租米,來作為同縣富人們的榜樣,又分谷以救濟貧窮的人們。夜里聽到鬼在門外喊道:千不誆,萬不誆,徐家秀才做到了舉人郎。相續而呼,連夜不斷。這年鳳竹果然中了舉人。他的父親因而更加努力做好事,凡是修橋鋪路,供僧接眾,只要是有利益于人們的事,沒有不盡力做的。不久,又聽到鬼在門外喊道:千不誆,萬不誆,徐家舉人直做到都堂。以后鳳竹果然做到了兩江巡撫。

          嘉興屠康僖公,初任刑部主事,親自宿在獄中,詳細地了解囚犯們的情況。發現有幾個無罪的人,康僖公不認為是自已的功勞,他秘密寫了報告給刑部的堂官。以后朝廷會審,堂官根據圖公的報告,訊問眾囚犯,事實完全與屠公的報告相符,就釋放了冤枉的十余人。公又寫了一份報告說:在京都的地方,尚且有這么多受冤枉的好人,那么,四海之內廣大的人民,難道沒有受冤枉被壓迫的好人嗎?應該每隔五年差一減刑官,復查檔案,仔細考查研究其實際的情況,。尚書代為轉奏皇帝,皇帝批準了他的建議。當時屠公也被派為減刑官之一。有一次,夜夢有人告訴他:你的命本來是沒有兒子的,因為是你提議減刑,為自己造了福,因此報應,能得到三個好兒子。當年夫人有妊,生了應損、應坤、應俊,都是官居顯要的。

          嘉興包憑,字信之,他的父親做過安徽池陽太守,生了七個兒子,憑是最小的,入贅在平湖袁氏,和我父親交情很密切。他博學高才,可是屢次參加考試,都沒有被錄取,他愛好佛、道之學。有一天,他去仰湖游覽,偶然到了一所村寺,看見一尊觀音菩薩的像,因房屋破舊,圣像露立著,遭受風雨的淋漓侵蝕。憑立即取出十金,交給寺里的住持僧,叫他修繕屋宇。那和尚說:工程大、銀子少,是難以完成的。憑再取出松布四匹,衣服七件,再作捐獻。其中有一件精細麻布做的外衣是新制的。隨從他的仆人勸阻他,要他把這件衣服留著自己穿。憑說:但求圣像能夠安全保存,我雖露著身體也是情愿的。住持僧聽了這話,掉下了眼淚,說道:布施銀子和布衣,還不是一件難事,只此一點供養的誠心,實在是很難得的!以后房屋修理完畢,憑邀請他的父親同游寺中,夜間宿在寺里;憑夢見伽藍神來謝他,說:你的兒女當得功名祿位。后來憑的兒子汴、孫子芳都登科第,做了大官。

          嘉善支立的父親,在刑房工作。有一囚犯沒有罪,卻被判處重刑。支立的父親很同情他、憐憫他,意欲為他反案。囚犯告訴他的妻子說:支公的好意無以為報,明天請他到家,你以身體招待他,他或肯竭力為我設法,那我就可以不死了。妻無奈,下淚同意。支公來到囚家,囚犯的妻親自勸酒,并告以丈夫的吩咐。支公以為不可,。囚犯出獄后,夫妻登門叩謝,說:你這樣的厚德,是世上少有的!現在你還沒有兒子,我們有一個女兒,想送給你做妾,這在情理上總是通得過吧?支公因備了禮物,納娶他的女兒,生了一個兒子,取名叫立,二十歲就中了狀元。立生子名高,高生子名叫祿,都是貢生,很有才學。祿生兒子大綸,又中了狀元。

          上面所說的十樁故事,雖然表現的事實不同,但歸納起來,只是一個善字罷了。如果更精確地來推論行善,那么善行還有真有假,有端有曲,有陰有陽,有是有非,有偏有正,有半有滿,有大有小,有難有易。需要精研明辯,才能做到真實地行善積德,自利利人。

          

        四、積善之方

          從前有幾個儒生問中峰和尚:說,因果報應如影隨形??墒俏覀兛吹降?,有人行善子孫不興,有人作惡而家門隆盛。佛說的因果道理是沒有辦法證實的。中峰說:世俗的人情不曾洗滌掉,看問題就難以準確,以致認善為惡,認惡為善。有了這樣的錯誤看法,還不責怪自己的是非顛倒,反而怨因果報應為無稽。

          儒生們又問:善惡的問題怎么會看成相反呢?中峰叫他們各談善惡的區別。有人說:貪財妄取是惡,廉潔操守是善。中峰說:未必如此。各人各說出對于善惡的看法,中峰都說不一定是這樣。

          儒生們因請問那是什么道理呢?中峰說:凡是有益于人的是善,只利己的是惡。有益于人,就是罵人打人都是善的。利人的就是公,公就是真;利己的就是私,私就是假。還有,從全心出發的是真,表面上裝做行善形式的是假。這問題,你們都應該全面考慮的??!

           什么叫做端、曲呢?

          凡是想做好事,決不可被耳目所迷,隨世俗見解,應從內心隱微處,默默審察,是不是純粹從濟世利人之心出發。如果這樣,那就是端。假使有一毫沽名釣譽的媚世之心,那就是曲。完全是愛人之心的,就是端,行善而有一毫牢騷憤世之心,就是曲。純是敬人之心的就是端,有一毫玩世不恭,侮弄世人之心的就是曲。這些都應該詳細分辯的。

          什么叫做陰、陽呢?

          凡做了一件善事,為人們所知道的,叫做陽善;做了善事別人不知道的;這叫做陰德。陰德能轉變自己的業力,能獲得意料不到的幸福。陽善可得善報,并享受世間的名譽,被人稱譽,美名遠揚也是福,但必須名符其實;若是享大名,而實際上卻沒有真實德行的,就往往會得奇災大禍。相反的,沒有過咎的人而橫被惡名的,他的子孫卻往往會發達起來,所以陰陽之間,是很微妙的??!

          什么叫做是非?

          魯國的法律規定:魯人有從諸侯那里替別人贖出姬妾,都得受政府的賞賜。子貢因為自己富有,贖了人而不受賞賜??鬃勇牭竭@件事,就極不高興地說:子貢做錯了事??!要知道圣人做的事,是可以移風易俗的;他的教導是可以為人作榜樣,推行于百姓的,不只是求得自己一時的快意。如今魯國人富的少,窮的多,如果以為受政府的賞賜為不廉,為不清高,怎么還會有人肯替別人相贖呢?從今以后,不會再有人愿向諸侯那里替別人贖人了。有人失足落水,子路救了他的命。這人牽了一只牛謝子路,子路把牛接受下來??鬃勇犃?,很高興地說:子路做得對!從今以后,各國就會有許多能夠勇于救難的人了!

          照世俗的眼光來看,子貢不接受賞賜是好的表現,子路受了別人的牛是不好的??墒强鬃訁s贊美子路而斥責子貢??芍猩剖碌墓^得失,不應光從事情的本身來看,還得看它的影響及于當時和以后的,是利還是害,來加以區分和定論的?,F行雖善,而其流風足以害人,那是似善而實非善?,F在所做的雖似不善,而其流風足以濟人,則其實卻是善的。這是從是非一點而論,其它如非義之義,非禮之禮,非信之信,非慈之慈,都是應該考慮決擇的。

          什么叫做偏、正呢?

          從前有一位呂文懿公,他辭了宰相的職位,告老返鄉,人們都非常尊敬他。有一次,有個鄉下人吃醉了,當著他的面,把他痛罵一頓,懿公無動于衷,面不改色,對他的仆人說:吃醉了酒的人,不必與他計較。把門一關,就避開了。過了一年以后,這個鄉下人犯了死刑,。呂公才懊梅地說:假使我當時稍與計較,把他送進衙門懲戒一番,是可以做到小懲而大戒,就不會害他犯死罪了。我當時只顧自己存心于厚道,想不到卻養成了他的罪惡習性,競到了這樣的地步。這是以善心而做了壞事的一個例子。

          還有以惡心而做善事的,如某一家大富戶,有一次逢到荒年,窮人們白晝公開搶他家的米。他向政府去告狀,政府不肯受理這件案子。窮人們因此更加囂張。他就私自執行,把搶米的拿辦困辱,人心才安定下來;不然,幾乎釀成大亂了。善者為正,惡者為偏,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以善心而行惡事,這是正中之偏,以惡心而行善事的,是偏中之正,這是人所不知的。

          因此,做一件事,應把動機與效果結合起來看。

          什么叫做半、滿呢?

          從前有一個女子來到佛寺,想要布施供養,可是身邊只有二文錢,就把這二文錢捐獻了,寺里的方丈老和尚親自替她懺悔。后來這個女子選進王宮,享受富貴,帶了幾千兩的銀子,又到這所佛寺來布施。老和尚叫他的徒弟替她回向就算了。這女子就問老和尚,我當初布施二文錢,老師父親自替我懺悔,今天我布施數千兩的銀子,老師父倒不替我懺悔,這是什么緣故呢?老和尚說:以前的二文錢;錢雖少而布施心很真,不是老僧親自代為懺悔,不足以報德;今天錢雖多,而布施之心,不如前日的懇切,所以我派別人代為懺悔就可以了。這是千金為半,而二文為滿的道理。

          漢鐘離傳授丹法給呂祖。這丹法能點鐵成金,可以濟世。呂祖問道:以后還會還原變成鐵嗎?鐘離說:五百年后,當恢復本質。呂祖說:這就害了五百年以后的人了。我不愿學這樣的法術。鐘離心中暗喜,說:修仙要積三千功行,你這一句話,三千的功行已經圓滿了。

          還有行善而心無所有,不見有人、我及所施之物的,這叫三輪體空,也叫一心清凈,能這樣行善的,就是所施的只有一斗米,也種無邊的福,一文錢也可以消千劫之罪,所有善行都是圓滿。倘使心著于善,斤斤計較得失,雖然布施了萬兩黃金,也僅止于半善罷了。

          什么叫做大、小呢?

          從前衛仲達做官時,被攝引到冥司。冥司命下屬官吏檢呈有關他的善惡記錄。但見惡錄盈庭,而他的善錄,僅如筷子大小罷了。取秤來秤,那盈庭的惡錄反而比筷輕,而像筷子大小的一束善錄反而重。仲達說:我的年齡還不到四十,哪有這么多的過惡呢?冥官說:一念不正即是惡,不一定要做。因問善錄軸里所記的是什么。冥官說:朝庭曾計劃興建大工程,修三山石橋(這在封建時代要拉民工去服役的),你上疏攔阻,這軸里就是疏稿。仲達說:我雖諫阻,但是朝庭沒有采納,于事實上無所補救,我能有這樣的善功嗎?冥官說:朝廷雖沒有采納,但你的存心是為萬民著想的。倘使朝廷接受了,那你的善功就要更大了。所以凡是存心為天下國家著想的,那善雖小而大,倘使為了自己一身打算的,那善雖多也是少了。

          什么叫做難、易呢?

          先儒說,克已須從難克制的地方去下手??鬃诱摓槿室舱f,應從難處去做(注:,所以可貴)。在此必須象江西舒翁那樣舍了二年僅得的工資代別人償還了官銀,保全了一家夫婦免于離散。又如邯鄲張翁那樣,舍了十年所積蓄的錢,代別人還清贖銀,救活人家的妻子,這都是所謂難舍處能舍。又如鎮江靳翁老來無子,他的妻子給他買了一個少女作妾。他不忍以鄰家的幼女為妾,而送她還家,這是難忍能忍的事。因此,他們所獲得的福報也是很厚的。凡是有錢有勢的人,如果他要立功積德,卻是很容易的。易而不做,這是自暴自棄;貧窮的人做福很難,難而能做,這才算是難能可貴。


        (原著 [明] 了凡先生 )





        了凡四訓

        從心而覓,感無不通





        1“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strong>


        :一切的福田,都離不開我們的心地,只要從心地上下功夫去尋求,絕對不會得不到感應的


        :福田就是凈化我們的內心,斷惡修善。只要將我們的心地凈化了,那么才是真正的種福田,而從福田出發去尋求,不僅可以成就道德仁義,就連身外的功名富貴也一樣可以獲得。




        2“世間享千金之產者,定是千金人物;享百金之產者,定是百金人物;應餓死者,定是餓死人物。天不過因材而篤,幾曾加纖毫意思?!?/strong>



        :人世間能夠享有千金產業的,一定是個擁有千金福報的人;享有百金產業的,也必定是有百金福報的人。上天只不過是就每個人所造的善惡質性,厚實地來對待他,讓他獲得應有的果報而已,何曾加上一絲一毫的喜愛和厭惡的想法。


        :能夠在世間享受千金,肯定不是普通人,他必須得有千金的度量,千金的福報。


        當一切都歸于零時,其實就是拼福報而已,上天只不過秉著這種“自然的規律”,來執行“獎善惡懲”的職責罷了,并不會刻意去加重。而自己是多少金的人物,回首一生,自有答案。





        ??3“不生子者,此天作之孽,猶可得而違;汝今擴充德性,力行善事,多積陰德,此自己所做之福也,安得而不受享乎?”



        :不能夠生兒子,這是上天注定的,但是可以避免或改造;現在只要擴充德行,盡心努力去行善,廣積陰德,這是自己所造的福德,哪里不能享受應得的福報呢?


        :《易經》中有趨吉避兇,專解如何趨向吉祥、避開兇險的道理。如果命運已定,不可改變,那么如何能夠趨吉避兇呢?



        4“天下聰明俊秀不少,所以德不加修,業不加廣者,只為“因循”二字,耽擱一生?!?/strong>



        :天底下聰明才智優秀的人很多,他們之所以不能夠修養德行,所要做的事無法拓展的原因,只是因為“因循”這兩個字,讓自己得過且過,以至于耽擱了他們的一生。


        :每個人才能智慧都不會十分低下,而為什么有些人就能堅持自身,創造價值,而有些人因循守舊而沒有進步呢?不過就是有僥幸心理,每天滿足于現狀,不愿改變自己。





        5“一念猛厲,足以滌百年只惡也。譬如千年幽谷,一燈才照,則千年之暗俱除。故過不論久近,惟以改為貴?!?/strong>



        :只要能夠發出一個勇猛堅決的善念,就足以洗刷一生所積下的罪惡,譬如上千年幽暗的山谷中,只要有一盞燈光照射進去,那么這千年來的黑暗就可以完全出去。所以過失不論是久遠前犯的,還是最近才犯的,只有能夠改過,才是最可貴的。


        :了凡先生通過改變自己的生活習慣,把注定不能得子的命數到最后的兩個兒子。改變自己的言語過錯,以致自己能夠得享天年。所以說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6“務要積德。務要包荒,務要和愛。務要惜精神。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從后種種譬如今日生。此義理再生之身也?!?/strong>




        :一定要多做善事以累積功德,對人對事也一定要寬宏包容,待人更須和氣慈悲,而且一定要愛惜自己的精神。以前的種種缺失,就像是昨天已經死了,都成為過去了;從今以后的你,就像是今天才剛剛出生,一切重新始;這就是義理再生、永恒不滅的智慧生命。


        :上天是仁慈的,廣積德,修善心?!对姟吩疲河姥耘涿?,自求多福。我們改過自新,重新努力,不就彌補自己以前的過錯了嗎?改變命運權在自己手里,不屬于造化。


        一般人,對命運多是感到很迷茫,論語說:‘不知命,無以為君子’,所以要知命,也不簡單。


        因為這個學問很深,如果對命運真正的了解,自然就理得心安,不可能怨天尤人了。我們現在社會上有很多亂象,各種問題層出不窮,而了凡四訓這本書,對于人心來講,有相當大的穩定作用和凈化效果。


        因為無論儒釋道,都講究“德”字,孔子、孟子講德,老子有《道德經》,我們從德入手,必能改變自己,進而改變命運!



        喜歡本文的親們,請在頁尾點贊哦~

        申明:本公眾號所刊發稿件來源于平臺原創或網絡轉載,用于會員交流使用,若涉及版權,或版權人不愿意在本平臺刊載,請與小編聯系,小編收到信息后會在24小時內處理。

        是一種鼓勵 | 喜歡本文的親們,請在頁尾點哦~并戳右上朋友看


        替往聖繼絕學,為來世開太平。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福生無量天尊?。?!

        【溫馨提示】:
        閱讀是一種成長
        轉載是一種智慧
        分享是一種美德
        贈人玫瑰,手留余香
        智慧的你懂得分享
        幫助更多朋友成長
        =================================
        更多精彩請選擇以下方法添加我們


         贏在路上

         微信號:winningontheway ?小編微信號:981621222

         定位:親子教育、人生感悟、哲理故事、正能量智慧分享


        一滴水可以蕩漾整個湖面,一篇文章分享可以觸動整個心靈。

        更多精彩推薦:(回復紅色數字,新朋友要先點擊標題下面贏在路上關注后才能回復哦)

        025.昨天,明天,今天(靜思)

        026.世界上最美好的是有人信你,有人陪你,有人等你

        027.【視頻】看了這只狗的人都被驚呆了

        028.真男人——普京

        029.當你的女人失去了貓性,說明她要離開你了

        030.一篇價值百萬的古藥方, 一定要收藏好!

        031.如何辨識打激素草莓

        032.越相愛就越容易吵架(早點看)......晚看會后悔.....

        033.哪個段子說的是你?

        034.手把手教你做28道蒸菜,美味到爆

        035.檸檬水,你泡對了嗎?

        036.原來經期不洗頭是因為這等緣故,后果很嚴重!

        037.愛上一個愛發脾氣的女人是你最大的幸福

        038.2014年最新爆笑圖來襲!一定要忍住哦!笑尿了

        039.女人真的瘦點更好看,不信你看看

        040.你若放下就一定強大

        041.世界各國國花,真是太美了!

        042.全球最嚇人9景點

        043.告訴女人, 這就是現實生活 !

        044.此等意境,超喜歡!

        045.你40+了嗎?

        046.女人不打扮是一種罪

        047.為什么善良的人一生痛苦磨難多?人人必看!

        048.飯前香蕉百病消!為了健康轉

        1.點擊標題下面贏在路上加關注。
        2.查找公眾微信:winningontheway加關注。

        3. 掃描下面二維碼加關注或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


        閱讀原文進入贏在路上精彩微社區!

        還有更多成功資訊跟您一起分享!成就精彩人生!每天免費為你分享最新成功資訊!接下來會越來越精彩!一定要關注呦??!

        【閱讀原文】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北京物流信息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