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假設 | 涵??義 |
會計主體 | 在會計主體假設下,企業應當對其本身發生的交易或者事項進行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反映企業本身所從事的各項生產經營活動。 ◆會計主體界定了會計核算的空間范圍。 ◆一般來說,法律主體必然是會計主體,會計主體不一定是法律主體。例如:分公司、事業部以及車間班組等在獨立核算時也是會計主體,但不是法律主體。 |
持續經營 | 持續經營是指在可以預見的將來,企業將會按當前的規模和狀態繼續經營下去,不會停業,也不會大規模削減業務。 ◆在持續經營的假設下,固定資產可以根據歷史成本計量并按期計提折舊。但是,持續經營并不要求一個企業長生不老,它只是一個美好預期。 |
會計分期 | 會計分期是指將一個企業持續經營的生產經營活動期間劃分為若干連續的、長短相同的期間。會計分期分為年度和中期。中期是指短于一個完整的會計年度的報告期間。 ◆如果說長生不老是一種奢望,定期過一次生日還是不過分的。由于會計分期,才產生了當期與以前期間、以后期間的差別,才使不同類型的會計主體有了記賬的基礎,進而孕育出折舊、攤銷等會計處理方法。 ◆會計分期界定了會計結算賬目和編制財務會計報告的時間范圍。 |
貨幣計量 | 貨幣計量是指會計主體在財務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時以貨幣計量,反映會計主體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 ◆是擁有5只羊更富有,還是擁有2頭牛更富有?貨幣知道。 |
會計基礎 | ? ? ? ? ? ? ? ? ? ?涵??義 |
權責發生制 | 權責發生制基礎要求,凡是當期已經實現的收入和已經發生或應當負擔的費用,無論款項是否收付,都應當作為當期的收入和費用,計入利潤表;凡是不屬于當期的收入和費用,即使款項已在當期收付,也不應當作為當期的收入和費用。 ◆企業在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中應當以權責發生制為基礎。 |
收付實現制 | 收付實現制是以收到或支付的現金作為確認收入和費用的依據。 ◆目前,我國行政單位會計采用收付實現制;事業單位部分經濟業務的核算采用權責發生制,除此之外的業務采用收付實現制。 |
會計信息質量要求 | 涵??義 | |
可靠性 | 可靠性要求企業應當以實際發生的交易或事項為依據進行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如實反映符合確認和計量要求的各項會計要素及其他相關信息,保證會計信息真實可靠、內容完整。 ◆如實反映,有據可依。要保證會計信息的完整和中立、無偏。 | |
相關性 | 相關性要求企業提供的會計信息應當與財務報告使用者的經濟決策需要相關,有助于財務報告使用者對企業過去、現在或者未來的情況作出評價或者預測。 ◆?有用、及時。提供的會計信息要具有反饋價值與預測價值。 【應用】交易性金融資產采用公允價值計量。期末按照公允價值調整其賬面價值,讓報表使用者獲知該項投資最新的價值變動情況,更有利于決策,體現了相關性。 | |
可理解性 | 可理解性要求企業提供的會計信息應當清晰明了,便于財務報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 |
可比性 | 縱向可比 | 同一企業對于不同時期發生的相同或相似的交易或事項,應當采用一致的會計政策,不得隨意變更。確需變更的,應當在附注中予以說明。 |
橫向可比 | 不同企業在相同期間發生的相同或相似的交易或事項,應當采用規定的會計政策,確保會計信息口徑一致、相互可比。 | |
【應用】準則規定:企業在沒有充分、合理的證據的情況下連續、反復地自行變更會計政策,視為濫用會計政策,應作為前期會計差錯進行更正。 | ||
實質重于形式 | 經濟實質與法律形式不一致時,實質重于形式要求企業應當按照交易或事項的經濟實質進行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不應僅以交易或實現的法律形式為依據。 【應用】融資租入固定資產視同自有的固定資產、售后租回不確認銷售收入、售后回購不確認銷售收入、分期付款購買商品、金融資產的轉讓、長期股權投資中控制共同控制以及重大影響的判斷、關聯方關系的認定等等。 | |
重要性 | 重要性要求企業提供的會計信息應當反映與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有關的所有重要交易或事項。 ◆?由會計人員根據項目性質、金額大小進行職業判斷。 【應用】低值易耗品簡化攤銷方法、票面利率與實際利率相差不大時可以用票面利率核算、單項金額不重大的金融資產可以合并進行減值測試、前期非重大差錯不需要追溯重述、單獨列示一年內到期的長期負債、財務報表單獨列報還是合并列報的選擇、報表披露等等。 | |
謹慎性 | 謹慎性要求企業對交易或者事項進行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應當保持應有的謹慎,不應高估資產或收益、低估負債或者費用。謹慎性的應用并不允許企業設置秘密準備。 【應用】減值準備的計提、加速折舊方法的選擇、預計負債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以未來可能取得的應納稅所得額為限進行確認、無法估計銷售退回可能性的銷售不確認收入。 ◆為調節利潤計提減值準備屬于濫用會計政策,不是謹慎性要求。 | |
及時性 | 及時性要求企業對于已經發生的交易或事項,應當及時進行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 |
會計要素 | 特?征 | ||||
資產 | ①資產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 ◆如應收賬款預計無法收回,不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則應計提壞賬準備,不再作為資產在報表上反映。 ②資產應為企業擁有或控制的資源; ◆融資租入的固定資產,企業擁有實際控制權,所以可以確認為資產。 ③資產是由企業過去的交易或事項形成的。 ◆企業簽訂的合同,計劃在半年后購買的產品,在簽訂合同時不確認資產。 | ||||
負債 | ①負債是企業承擔的現時義務; ◆義務分為現時義務和潛在義務?,F時義務是指企業在現行條件下已承擔的義務,又可分為法定義務和推定義務;潛在義務是未來有可能發生的義務,具有不確定性。 ②負債的清償預期會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 ③負債是由企業過去的交易或事項形成的。 | ||||
所有者權益 | 所有者權益,是指企業資產扣除負債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權益。其 確認主要依賴于其他會計要素,尤其是資產和負債的確認。 | ||||
構 成 | 所有者投入的資本 | 包括實收資本(或股本) 和資本公積——資本溢價(或股本溢價) | |||
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利得和損失 | 指不應計入當期損益、會導致所有者權益發生增減變動的、與所有者投入資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潤無關的利得或者損失,即:其他綜合收益。 | ||||
所有者權益的其他變動 | 指“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等。 | ||||
留存收益 | 主要包括盈余公積和未分配利潤。 | ||||
收入 | ①收入應當是企業在日?;顒又行纬傻?; ◆區別于利得,利得是非日?;顒赢a生的。 ②收入應當會導致經濟利益的流入,該流入不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資本; ◆該流入不包括利得。 ③收入應當最終會導致企業所有者權益的增加。 | ||||
費用 | ①費用應當是企業在日?;顒又行纬傻?; ◆區別于損失,損失是非日?;顒有纬傻?。 ②費用應當會導致經濟利益的流出,而且該流出不包括向所有者分配利潤; ◆該流入不包括損失。 ③費用應當最終會導致企業所有者權益的減少。 | ||||
利潤 | 利潤是指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的經營成果,包括收入減去費用后的凈額、直接計入當期損益的利得和損失等。 | ||||
構成 | 收入減去費用后的凈額。 | 反映的是企業日?;顒拥臉I績。 | |||
直接計入當期利潤的利得和損失。 | 反映的是企業非日?;顒拥臉I績。 |
【提示】:凈利潤=利潤總額-所得稅費用
?????????利潤總額=營業利潤+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
???其中:營業利潤=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營業稅金及附加-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資產減值損失+公允價值變動收益(損失為“-”)+投資收益(損失為“-”)
項目 | 區別 | 會計處理 | 典型事項 |
利得 與 損失 | 利得與損失是企業非日?;顒赢a生的,而收入與費用是企業日?;顒赢a生的。 ◆如空調生產廠家銷售空調(日?;顒樱┬纬傻氖鞘杖?,但制藥公司處置作為固定資產使用的空調(非日?;顒樱?,形成的則是利得或損失。 | ①計入當期損益(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 | 固定資產處置利得或損失、罰款支出、收到或支付違約金、接受捐贈利得/對外捐贈支出 |
②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其他綜合收益) |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權益法核算的長期股權投資被投資方確認的其他綜合收益變動;存貨或自用房地產轉為采用公允價值模式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時公允價值大于賬面價值的差額;可供出售外幣非貨幣性項目的匯兌差額;金融資產重分類時公允價值大于賬面價值的差額。 | ||
收入 與 費用 | 計入當期損益(主營業務收入/成本、其他業務收入/成本、管理費用等) | 商品銷售收入、提供勞務收入、讓渡資產使用權收入、營業成本、管理費用等。 |
計量屬性 | 應?用 |
歷史成本 | 會計要素在計量時一般均采用歷史成本。 |
重置成本 | 盤盈存貨、固定資產等時采用。 |
可變現凈值 | 存貨期末計價時可能采用。 |
現值 | 分期付款方式取得固定資產或無形資產、棄置費用、融資租入固定資產入賬成本需要考慮最低租賃付款額的現值、以分期收款方式實現的銷售收入的計量。 |
公允價值 | 交易性金融資產的期末計量、公允價值模式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的后續計量、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期末計量。 |
- 胡子會計工作室 -
ID:gh_f927da06ccef
長按識別二維碼,點擊關注公眾號
? ? 中國注冊會計師(CPA)
? ? 國際注冊內部審計師(C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