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的利用是人類文明最重要的起點和標志.根據考古學家的考證,至少在距今50 萬年以前人類就學會使用火。人類最早使用的火來源自然界的野火,自然界產生火的方式有很多種,雷擊產生的火花都可以使森林或草原起火,火山爆發可以引燃周圍的草木,長年堆積的枯葉在干燥的條件也會發生自燃,面對熊熊的大火動物們選擇逃避,而人類卻逐步認識和利用了這個自然現象,火的利用是人類掌握和控制的第一個化學反應。?
火是物體燃燒過程中產生的現象,燃燒是強烈、快速放熱和發光的氧化反應。要產生燃燒這個反應必須同時具備三個條件:一是要有可燃物,二是有足夠的氧氣空氣,三是溫度要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控制好這3個條件就可以產生火或者將火熄滅。人類最早使用火是將自然界的野火保存起來,最原始的保存方式就是篝火。人類用不斷地往燃著的火堆中投入木柴的方式維持燃燒,不用火時用灰土將火蓋上,從而把可燃物與空氣隔離,同時讓可燃物保持一定的溫度,使用時把灰土扒開,再添加木柴使其重新燃燒。.篝火就可以達到以火熟食、以火驅寒、以火阻獸的效果,當篝火給了人們以溫飽和安全以后,人類還利用篝火進行社交和娛樂,這就是人類圍著篝火載歌載舞的源頭。?
? ? ??由于火的使用人類開始吃燒熟的食物,熟食衛生易消化,人類吃了熟食不但減少了疾病,縮短了消化過程,同時為腦髓的發展提供了豐富的營養,健全完善了人體功能,加速了人類的進化。人類學會使用火以后,還提高了御寒能力,夜間活動能力和恐嚇野獸的能力,讓人類的生存環境得到破天荒的改善。火的使用是人類它使人類第一次掌握了一種可自由使用的自然力量,讓人類告別了茹毛飲血的原始生活,完成了從猿到人的進化過程。?
引進天然野火受到很多自然條件的限制,長期保存火種也非常困難,取火成了人類面臨的一個重大難題。在西方有普羅米修斯為人類盜天火,使人類成為了萬物之靈的傳說,中國有燧人氏鉆木取火開創了華夏文明的記載。傳說燧人氏發明通過用一個木棒快速研鉆另一木塊生熱的方式達到燃燒著火點“鉆木取火”,后來人類又制造出一種叫“陽燧”的凹面反射鏡,將陽光聚焦使溫度快速升髙,將可燃物點燃。這些發明讓人類不再是火種的看管者,而成了能夠駕馭火的造火者。
在戰國時期至漢代,中國人發明了火鐮取火。最初的火鐮就是一塊鐵板,用與石頭相擊冒出的火星點燃易燃物便可取火。后來將鐵板做成彎彎的鐮刀形狀,因而得名“火鐮”,為了方便握住鐮刀狀鐵板,又給火鐮裝上了木柄,與火鐮同時使用的還有“火石”和“火絨”,為攜帶方便,木柄演變成荷包,里面可以盛放火石和火絨?;痃?/span>曾是人類重要的生活用具,一些世族貴胄、富商大賈為了彰顯身份和富貴,用金銀或白銅制作火鐮的持把,雕飾各種吉祥圖案,或者鑲嵌各類寶石,具有顯示身份、地位的功能。?
隨著火鐮等人工取火工具的普及,火在人類生活的各個方面得到廣泛應用。刀耕火種增加了農作物的產量,促進了農業的發展;利用火燒制陶器、瓷器,煉制青銅、鐵器,使人們的農具、工具、兵器不斷更新換代;在軍事上利用火攻法攻城,用熱兵器打仗;在醫學上用火針、燎灸治病等;在隧道工程上采用“火燒水擊方法”開鑿山洞,開世界隧道史的先河……可以說如果沒有火,便沒有人類社會的發展和現代的文明。
1805年具有現代意義的第一根火柴出現于法國,1826年英國人發明了“摩擦火柴”,1855年瑞典人發明了“安全火柴”,隨即火柴工業在歐洲許多國家興起。1920年法國出現了燈芯式打火機,后將燈芯浸苯改成苯打火機。由于火柴、打火機的不斷更新,人類取火的方式越來越便捷。
? 20世紀后期世界科技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特別是電子和微電子技術的迅速發展,各種點火方式都向電子化和自動化發展。不論是大型體育運動會主火炬點火,開山修路的定向爆破,還是汽車、輪船、飛機發動機的啟動,太空發射衛星和宇宙飛船時火箭發射,都采用了全自動的點火方式,其控制時間的準確性和點火的可靠性都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